
研究方向:民事诉讼法,证据法,司法制度
办公邮箱:zhengry9926@163.com
个人简介:
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讲师,北京观韬(武汉)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,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理事。
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、证据法、司法制度领域研究;在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、《山东社会科学》、《人民检察》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;主持省部级科研、教研课题共4项,参与国家级、省部级及横向课题多项。
教育背景:
2009.09-2019.06,中南财经政法大学,法学/金融学本科、诉讼法学硕士学位、诉讼法学博士学位
工作经历:
2023.07至今,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,专任教师
2023.10至今,北京观韬(武汉)律师事务所,兼职律师
2019.07-2023.06,湖北大学法学院,专任教师、硕士生导师
2021.10-2023.10,湖北黄鹤律师事务所,兼职律师、公益诉讼部负责人
主讲课程:
民事诉讼法,证据法,侵权责任法,法律经济学
代表性科研项目:
1.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4年度学科共建项目,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与民事诉讼制度的衔接机制研究,2024年6月至今,2万,主持;
2.最高人民检察院2022年度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资助项目,民事检察支持起诉在保护家事类弱势群体中的适用与优化,2022年7月至12月,0.5万,主持;
3.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9年度一般项目,民事突袭裁判法律规制研究,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,3万,主持;
4.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,民事检察支持起诉在保护家事类弱势群体中的适用与限度,2021年12月至今,1万,主持;
5.湖北大学校级社科青年项目,公共政策思想发展及其知识演化,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,1万,主持;
6.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级社科专项,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与民事诉讼制度的衔接机制研究,2023年至今,1万,主持;
7.国家社科基金2021年度青年项目,民法典合同通则在保险领域的法律适用研究,2021年9月至今,参与;
8.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,司法论证的认知融贯研究:基于生效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,2022年7月至今,参与。
代表性论文:
1.郑若颖,张和林.论检察民事公益诉讼请求的精准化[J].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22, (06): 158-169+208;
2.蔡虹,郑若颖.论民事诉讼中虚假证据之理性规制[J].山东社会科学, 2017, (10): 93-100;
3.郑若颖,张和林.检察民事公益诉讼请求精准化之实现进路[J].人民检察, 2021, (18): 69-70(高检院检察理论研究所《检察理论参考》2022年第3期转载);
4.郑若颖,宫步坦.未成年人公益诉讼视域下社会组织的原告资格检视及完善[N].民主与法制时报, 2021-10-21 (006);
5.郑若颖.程序法视野下家庭教育令的生成逻辑与制度完善[J].少年儿童研究, 2024, (02): 52-62;
6.郑若颖.民事诉讼虚假证据治理模式的转型及展开[J].湖北警官学院学报, 2018, 31 (04): 65-74;
7.张河,郑若颖.网络赋强公证的基本逻辑和风险治理[J].中国公证的数字化,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, 278-288;
8.郑若颖.家事审判中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预决效力探析.湖北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2021年学术研讨会二等奖。
其他成果:
1.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,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在地方高校社区法律服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,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,主持;
2.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-2024学年度优秀班主任;
3.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-2024学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。